在新课标核心素养背景下,史宁中教授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数学核心概念”进行了线上解读。响应时代号召毛燕敏数学领衔工作室组织了线上自主观看史宁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核心概念”解读》讲座视频的活动。
史宁中教授提到“从双基到四基”。本世纪初开始的教育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课程改革,源于2001年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从理论到实践,引起了很大变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过程性目标,问题也出现在过程性目标。
史宁中教授提到“从四基到核心素养”。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提出素质教育。十八大(十九大)进一步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提出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史宁中教授解读了义教数学课标中的十个核心词。数学课程最终确定了六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分别是: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计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并从内涵、学科价值、教育价值、学科表现几个方面予以阐述。
毛燕敏数学领衔工作室成员都完成了学习史宁中教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最新修订解读》讲座的作业,并分享了心得体会。
鲍正辉老师认为,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培养目标问题,有科学层面的考虑,更有回应现实发展趋势的考虑。黄君妍老师认为,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李海燕老师认为,所谓核心素养就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未知的、不确定的现实问题时,能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思想方法和探究技能等发现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章玲老师认为,核心素养的提出和实践,重要的是蕴含了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以有价值的知识为载体,以有意义的学习为过程,帮助学生在成长关键期获得能够独立面对未知世界的综合素养。
此次学习活动,为杭州市莫干山路小学后续数学课程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我们可以据此对我们的数学教学有的放矢。以往我们的课程标准过于重视内容标准、学科教学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现在我们更应从“课程育人”的角度回答“育人为本”的问题,在回答“学什么”之前,更应该思考,学生在学习了各学科课程后,留下了什么,获得了什么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经验、思想与能力。
撰稿:黄君妍
审稿:汪月英
摄影:鲍正辉